“马文秀·李新新诗歌分享会”在京举行

——要有诗,更要有诗意的生活

作者:刘鹏波   2024年03月11日 14:04  中诗网    727    收藏

111


3月10日,两位“90后”女诗人马文秀和李新新携新作《照进彼此》《蹲守在风的眼睛》亮相北京文惠书园,与读者分享诗歌创作感悟和心得。活动由诗人陈勇主持,并同期在线上直播。

《照进彼此》收录了马文秀2016年至2023年的代表性作品,从多个侧面生动展现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面貌,是她感悟人生和探索生命意义的一种印证。《蹲守在风的眼睛》对李新新过去30年作了一次回望、检视、对话和剖白,是诗人观察与思考世间万象的集中呈现,也是她送给当代青年的一部“原野集”。


112



“什么都可以入诗”


“诗意源于生活。写诗是与万事万物的相遇,我与它们互相‘照进’。”谈及《照进彼此》的书名,马文秀表示,这个书名也有“跨界”意味。之前有诗歌圈外的朋友和她分享,读完她的《照进彼此》后,发现自己与诗歌的距离原来这么近,这在她看来也算某种“照进彼此”。

李新新则表示,书名中的“蹲守”更想传达虔诚的态度。“风”与她儿时记忆中一望无际的旷野之风、穿堂风等息息相关,是由此产生的畅想。风具有各种形态,具体的和抽象的,既有来自大自然的风,也有迎面袭向人生的风。“蹲守在风的眼睛”中有实有虚,给人一种留白的诗意。

两本诗集不约而同地写到动物,这成为现场讨论的话题之一。马文秀说,自己自小就喜欢观察动物,之前出版的诗集中还专门写过一辑动物诗。她曾在青海茫茫雪山间行走,有幸与动物对视,这是非常神秘的灵性时刻。对她而言,遇见有趣的、能触发思考的意象,她都会写入诗中。

李新新则认为自己更多是“观念写诗”,秉持万物有灵的理念,从对万事万物的体验中获得生命感悟。譬如说写生活中的猫,猫像沉默、冷峻、有智慧的人,是某种生命状态的象征,看见世间的悲欢选择保持沉默。“动物给人直接的生命触感,写动物后发现什么都可以入诗,之前体会不到。”


用诗歌记录时代的奋斗者


在马文秀的诗中,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从渔夫、筏子客到清洁工、老木匠、铁路建设者……她从中提炼浓郁的诗歌意象,歌颂奋斗者活着的尊严。谈到此点,马文秀表示,她想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今天这个时代的奋斗者。“生活中每个行业都有奋斗者,他们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通往远方的道路,这些人无论处在什么行业,都值得我们尊重。”

“写诗是我的理想追求,生活中虽有很多艰辛,但工作也为写诗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马文秀以宁夏诗人群体为例,阐述每日劳作如何为文学创作带去养分。李新新对此有相似观点,她认为诗歌“给心灵松绑,让灵魂喘气”,可以调剂疲惫的生活,提供精神养分。“诗不在远方,就在身边、当下。大部分人无法抵达远方,但能够在当时当下触达诗意的精髓。”就她而言,加班到再晚,睡前都要读会儿书,给自己注入诗意的强心剂。是诗歌(以及文学)给她工作之余额外的能量,赋予她的人生以诗意。

刚来北京那段时间,李新新特意租住在胡同,试着把二环内胡同的景观拍摄下来,记录下北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她在诗里不自觉地关注北漂人群,与这段经历有关,也与从学生时代起就关注特殊群体相关。读书的时候,她就会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书,包括大学时对孤独症儿童的报道,一方面受到所学的新闻专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自己血液中融入的底层关注有关。关注特殊群体,已经融入她的写作基因,变成一种自然书写。


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在很多人看来,诗歌具有门槛,是阳春白雪,高居云端。诗歌要怎样更好地走向大众,为更多人的生活增光添彩呢?李新新认为,中华诗歌传承千年至今,背后无不传递出诗人内在的品性追求。“诗歌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不写诗,但诗意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诗意源头。对于那些觉得与诗没有缘分的人,可以不写诗、不读诗,但不能没有诗意。诗歌是诗意在文本层面的体现。诗意凝固在不同的载体之中,便可能以诗歌、绘画、音乐、电影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一个人有一颗诗意的心,对他来说也就够了。”

在马文秀看来,诗歌正融入很多人的生活,写诗变成了少数人一种生活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她不断发现当下诗歌创作群体越来越多元,素人写作越来越风行。“写作者要书写时代,记录时代变化、捕捉时代脉搏,让同时代人和后来的人对这个时代产生共鸣。”当下,诗歌积极融入新时代传播格局,借助短视频、直播等走入更多场所、触及更广人群,这让马文秀很有感触,跨界传播也是诗歌不断走向人民的方式。“就像今天的这场直播分享那样,借助不同媒介、不同形式,诗歌触达了更多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对诗意生活的探索。”

对大众而言,诗最好能看懂、读懂;但对诗人而言,写诗追求难度是一种价值取向。两者该如何达成和解?两位诗人对此作了分享。马文秀回忆起最初写诗,更多是把想法隐藏在诗中,后来写了很多与朋友唱和的诗,这些诗对普通读者不太友好是必然的。“诗人有私心,不愿直白表达的东西就写到诗中,这是诗歌吸引人的地方。”不过2017年后,她也开始写能被读懂的诗了。

写诗多年的李新新对自己一直有所要求,在文字面前,她始终保持虔敬的态度。对她而言,写诗追求难度,不是第一要考虑的。“写诗首要的是真心诚意地表达,把真实的情感融入诗中,传递自己秉持并在生活中践行的价值观。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写作的难度自然会提高,这就可能导致部分读者读不懂。对于读者而言,可以保持一种“佛系”的态度:看不懂就放下,过段时间再看,体会可能不同”同时她也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读者能不断提升审美,从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养分。

诗歌照亮生活,诗意点亮人生。正如陈勇所言,诗歌有时候在打捞我们、拯救我们,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光芒。在生活低谷的时候,是诗歌给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春天送你一首诗”文艺朗诵会走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2. 世遗生活,诗意琴岛——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隆重开幕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7.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8. 诗词名家张存寿——问蛤蜊风致何如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