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春:是兴,不是见证——答《飞地》十问

作者:李建春   2018年10月30日 18:09  《飞地》    338    收藏

1、你的诗歌写作开始于哪年?为何会认为那个节点算得上是“开始”? 

  开始于1990年。有两个原因决定了我的诗歌开始于这年。一、我本来是第一志愿考入武大哲学系的,1988级,我的学号尾数是01,但入读后发现大多数同学是被迫进的哲学系,当时学哲学的氛围实在差,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我本人对哲学认识得不够,于是我想逃,觉得我的志趣在于文学,于是下学期开始我即申请转到中文系,直到**之后才得到批准。也就是说我是在1989年下的一生从事文学的决心。后来我对转系是有些悔意,其实武大哲学有良好的传统,当我意识到真正重要的学问还是哲学、纯理论时,已迟了。或许现在做一点评论也算是一种补偿吧。二、大一下学期亲身经历那个历史事件后,沉闷压抑,除了写诗恋爱也没有什么事好做了。我本来在中学阶段喜爱的是罗曼.罗兰、雨果、普希金等作家,在这种氛围下,我一下子找到了卡夫卡和新小说派等。所以1990年不仅是我认真写诗的开始,也是进入现代性之始。最近我又在农村老家发现一批写于90年及以后的诗稿,但我已懒得去改,我的早期诗从大学毕业之后算起,也不错。 


  2、谈谈诗对你的意义。以及在你的写作生涯中,这种意义一以贯之,还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诗对我是一种提升。这个意义从未变过。当然,在不同的阶段,提升的方式不一样。刚开始时候,在大学阶段,诗是存在之黑暗中的一点亮,或秩序,当时我全心阅读存在主义。从1993年到1997年,我换了很多工作。诗对于我是在物质主义环境下精神的自由,当然也是痛苦。90年代是很自由的,但主要是打工经商的自由,由于我天生是一个精神的人,诗给了我一个媒介或理由,让我免于发财。1997年之后我从广州回武汉,已见过世面了,诗又让我骄傲和独立。以至于在2000至2013年我信仰基督期间,也从未放弃过写作的人文性和个人性。这是很难的。那时候是有一种氛围,好像基督宗教才是唯一真正的宗教,你一进去,就该用你的擅长为主作证——人们常说的“见证”,本意如此,一个源自基督教的概念。诗在中国传统中是“兴观群怨”,作用很丰富的,什么时候需要诗作证明了。见证——连“观”都算不上。当然,也可以说写诗是修身的方式,但决不是炫耀你所修的境界或目标,相反,由于它是“群”和“怨”,诗的表达往往应该比你实际的境界低一些,它需要从一个零,或负面的境遇中“兴”起来。 


  3、你如何看待思想之于诗歌的意义?这个“思想”,可以包括作为精神资源的思想,或作为诗之表达内容的思想,等等。 

  由于现在是一个门槛太低的时代,我应该从常识上强调,没有思想就没有好诗歌或有意义的写作。是“思想”决定了我们与世俗有那么一点不同。思想可以是诗歌的起点,它表现为一种不安,但又免于话语、体系。是这种思想成为现代诗的灵魂。思想是发动者,是潜在的主导,由于思想必须在形象性和其它诗歌传统的制约下表达,它决定了经验的视域。你有,或愿意表达什么经验,实际上是思想在起作用,因此思想还潜在地决定了你的表达方式等。作为精神资源的思想,主要是这种思想。作为内容的思想,即所言之物,是由精神资源开出来的。 

  但是放在中国传统中的话,究竟地看的话,现代思想,存在之思等,对于诗性是一种遮蔽。中国传统不那么重视“思想”,她看重的是道,不管哪一个道,都需要力行亲证。现代思想是头脑的产物,属于“识”,五蕴之一,而识是空的,在究竟意义上。从性和命中发出一个声音,才是真的诗,如果可能的话,就应该像《诗经》《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那样写诗,风雅颂,这是古典诗人从未放弃的规范。这种天真的诗,是从生活出发。你见过哪一位中国思想家刻意造过体系,说,这是我独特的思想。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只有接受了中国思想,才有这种思想。但我要强调的是,在比较、钻进钻出各种思想之后,还是可以回到比较朴素的写作中来,这个朴素的写作,不是特定思想的结果,但可以是在一种状态下不必太辨认的,飘到你眼前的意象、词语。 


  4、你的创作,在更多的时候,是随兴/性而为,还是在规划中稳步推进? 

  我从未成功地像李白那样随兴而写,但肯定是随性而写,这是从内心真实的意义上讲。从一开始我就严格要求自己,可以学,但学完即忘,而留下一种“风”,一种内心节奏,唤醒我的经验。 

  从偶然性和规划的层面,显然是两者必须结合起来,长诗和结构性的组诗必须有或深或浅的规划,但在具体实现中,每一节的开始,它的激动,是一种偶然,由于已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在照应中会出人意料地抵达。阶段性的组诗,精神上会有某种一致性,但写法、风格未必统一。 

  如果在规划中稳步推进的不是具体的写作,而是文学理想,这个当然是早就有。文学理想作为基于典范的一种想象,实际上也是变动的。不变的是志或气,我的气格很高,这个几乎不可解释。 


  5、谈谈多年以来的写作这件事带给你的乐趣?全方位的乐趣,或可以谈谈具体到上一个问题,选择的不同而涉及到的不同乐趣。 

  不依赖外物,做一件不可能穷尽的事,才是真乐趣。但又是浅近可及的,是一首首具体的诗。你可以让一首诗完好、完整,却不可能真正完美。存在一首完美的诗,它是所有诗的动力。每首诗产生的情境不一样,有时人在极痛苦的时候,竟然写出一首纯净欢乐的诗。 

  写诗是一件疯颠的事情。而我实际上是一名农家子弟,带着传统的血脉,却在很长时间里不敢正视自己。写着写着,竟慢慢与过去合龙了。我开始宣称我原是具有野性思维的人,在现代内部要造现代的反。像卡夫卡《致科学院的报告》中的猿,从开酒瓶开始学习做人,进入文明世界,回到家里抚摸未开化的、更像自己的那一位——这也是一种乐趣。 


  6、现代汉诗在它的早期(白话诗或狭义的“新诗”阶段)被提供了多种格律建构的方案,但在近几十年,这些方案被诗人们以实际行动所抛弃,而使得自由体诗成为当代诗的绝对主流。你如何理解自由体中的“自由”两字? 

  其实自由也是有“律”的,自由诗的“格律”在于自由之难,当你意识到自由的困境,也就渐渐地“合律”了。在很长时间里人们认识不清,种种格律方案的失踪,似乎从反面证明了:新诗的体性原是无。新诗是无体之体——这在道上是一个非常高级的特征。其实胡适写《尝试集》时即已进入某种困境,当代诗人只是已接受此自由之律。胡适能够摒除掉古诗中他认为非诗的成分,却对现代诗的诗意认识有限。他尝试着从零开始,从现在开始,这几乎是一个开悟式的决定。现代汉语从有进入无,意味着什么?新诗人一下笔就得体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德经》)诗是诗自身的规范。新诗有可能“积累”吗,到目前为止,新诗还在再出发。历史上从未有过,几十万人,一百年中拿着笔面对无——体无,也就是体天,这是中华文明复归的开始。我们不必羡慕布罗茨基所称赞俄语或英语韵律传统,那些只是没落的延续,而我们已开始一个新生的大循环。 


  7、谈谈你在创作一首诗的时候,对断行、分节或标点使用的具体考量:在大多数时候是出于不加反省的惯习,或依赖于某种无法言明的直觉,或有自己谨慎而细致思虑过的一套方案?最好举例说明。 

  断行,分节和标点,这是我极苦恼的一件事情。几乎占去了修改时间的一半,而修改又往往比写诗时间长。我已修炼到只扫一眼诗形,就可以大致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或作者的状态。诗形是自由诗“格律”的外在形式(内在于自由之律)。我往往是一气呵成写完初稿后,再誊写确定诗形,改得昏了,还得向初稿学习。那些完全不讲诗形的诗人,要么是无感觉,要么是气盛。 

  其实古代诗人既不用标点,也不分行。我最近意识到。于是尝试着不用标点,用空格(80年代诗人早做过了);或只分段不分行。在90年代,我自然地行尾去标点,这其实挺好,行尾不标点意味着一种断的感觉,句尾吹着风。后来看了王佐良的《英国诗史》受影响,羡慕人家有韵律,所谓一念五十恶,一上去就下不来,用了五六年时间,将十四行,素体,各种哀歌,亚历山大体,以及各种韵式,试了个遍,回过头来才发现自由诗的“格律”。 


  8、你业已创造的作品中,有多少长诗?未来的写作规划里是否有创作长诗的打算?你又如何处理长/短之间的关系? 

  一个小诗剧不算,真正的长诗,似乎有七首。200行以上,1000行以内。200行以内的在我不叫长诗。我实际上是一个长诗诗人——这个词是成立的,因为长诗的艺术与短诗截然不同。我的短诗好像无意中为长诗做准备,每一个阶段都以长诗结束。可以说有多少首长诗就有多少个阶段。但我不主张写太长的诗,爱伦.坡的论述是不朽的。现代诗本质上是一种短诗,长诗只是短诗的结构性集合。最佳结构当然是庞德为艾略特的《荒原》定下来的,这是两个大诗人合作的结果。《四个四重奏》的每一个都是《荒原》的结构。另一个典范是《杜伊诺哀歌》,系列小长诗。瓦莱里的长诗与里尔克相似。这些我都用过了。迄今没尝试的是马拉美的《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最近发现陈东东已用了),美国黑山派的实验其实是沿着这条线下来。还有我说漏的吗?爱伦·金斯堡的《嚎叫》接近里尔克哀歌。我写过一首传奇诗,因为那是叙述(普希金、华滋华斯等),我在气尽的地方划一条线,第二天接着写,如果没有这条线,就得费一些言辞去榫接,这不符合现代诗的精神。 

  西方的主要诗体我已尝试过了,以后当研究中国古诗的体。单就长诗,譬如《离骚》,汉赋,杜甫李商隐的五古。这些都值得化用、翻新,够我下半生忙的。手头已有长诗的计划,有的正在写。 


  9、相比于1980年代的文化史诗热,你又如何看待近年来局部的长诗/史诗热(譬如众多一线诗人近年来所热衷的长诗实践或“大国写作”;譬如由诗人蝼冢主编的《现代汉语史诗丛刊》,体量多达29册、30万行,其中的《在河之洲》长达8卷、9万行)? 

  关于长诗我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如上述)。诗人蝼冢主编的《现代汉语史诗丛刊》,我没看到,没资格评论。在此向这些诗人致敬(已欣赏过一些片断)。“大国写作”,这个词很有魅力——就现代汉语当有的自信说。不过我觉得自信应该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上,建立在王道上,如果建在《春秋》所说的霸力上,那是不应该的。 


  10、在自由与谨慎之间,在跳荡与精微之间,诗一直在考验诗人的平衡能力。这种平衡能力,不是使作品变成风格妥协之产物的能力,而是让诗人明确自身擅长和局限之边界的能力,即对文本的控制力。当然,这是一种惯常的说辞,不同的诗人应该有更为“私家”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控制力”的理解? 

  自由只有进入形而上的维度、道德的维度,才会自然地生出边界和控制力。这不是“自由表达”或“表达自由”的层次可以思议的。当然,形而上和道德感的经验,一定会带上个人气质,是对形而下的、异化经验的一种提淬和反省。由此形成诗人的擅长。所谓风格,本质上是一种道风。相对而言修辞还是比较接近形而下——修辞当立其诚,若无诚,本身构不成风格。道与技要互进。由于现代性本身是与物质相处的、异化的经验,现代性重视修辞,强调表达和发现,却往往茫荡无归。 

  跳荡,是语言精力充沛、饱满的现象,精微来自于积学——但在诗中,也是瞬间的跳出。有些诗人对语言也用心,学历也高,但是少见灵动,这是天赋在别的地方。我觉得即使有这个天赋,也不必依赖它,应该用活泼的气质去体道,成为空性的流露、浩荡之风的广被。 


丙申七月廿六,武昌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2.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百余诗人走进“林栖三十六院”,打造自然生活和写作基地
  4.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鲁奖诗人张执浩的新诗集《咏春调》在武汉首发
  6.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7. 一个诗人的乡野血脉、山水胎记和精神漫游——慕白诗集《开门见山》读后记
  8. “明月共此时——海峡两岸诗歌朗诵演唱会”在京举行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嘉会芳菲节,人从祓禊游”——安新举办第三届“濡阳春禊”雅集活动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